0752-2184804/2277222

服务热线:

橙子视频网址墓园

Copyright ©2018 橙子视频app官网ioses墓园All Rights Reserved.    粤ICP备15088786号   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   惠州

—橙子视频—
>
>
>
美刊:供不应求推高中国殡葬业价格

美刊:供不应求推高中国殡葬业价格

浏览量
唐太宗与长孙皇后合葬昭陵,元宫门虽然封闭,固同山岳,然而,被殉葬于昭陵之内的王羲之《兰亭序》真迹千余年来却为人们津津乐道,很多游客来到昭陵,总希望能多了解一些《兰亭序》真迹的情况,在这篇文章里,橙子视频app官网ioses就说说唐太宗与《兰亭序》的事。
 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文学家、书法家,永和九年(353年)三月三日,他和朋友谢安等41人在山阴(今浙江绍兴市)一个叫兰亭的地方,举行了一次传统的修禊(到水边嬉游采兰,以驱除不详)盛会,大家当场作诗,并请王羲之为诗集作一篇序文。王羲之乃用鼠须笔在蚕茧纸上写了一篇序,凡28行,324字,字为行书,即是著名的《兰亭宴集诗序》。这篇文章,辞藻雅瞻,历代传颂。王羲之当初所写的底稿,书法精美,有重文者,字体悉异,即是著名的《兰亭帖》,实为书法史上一件名作。但后世的人,只要不是专门从事书法研究的,总习惯把《兰亭帖》叫作《兰亭序》。这里所说的《兰亭序》,其实就是指《兰亭帖》。
  《兰亭序》在陈隋以前,其名尚不甚重。据唐张彦远《法书要录》、宋桑世南《兰亭考》等著作记载,唐初,太宗酷爱二王(王羲之、王献之父子)书法,想方设法得到《兰亭序》,后来太宗崩,高宗将《兰亭序》殉葬昭陵。
  千百年来,有关《兰亭序》的流传经过,数家聚讼,难有定案,这里仅参照古籍,罗列如下:
  唐太宗获得《兰亭序》之前,《兰亭序》的流传经过,众说纷纭。
  (1)唐刘饣束《隋唐嘉话》卷下记载,《兰亭序》原在梁朝御府。隋平陈,归晋王(即隋炀帝),和尚智果从晋王那儿借去临摹,久而不还,最后传给弟子辩才。
  (2)唐张彦远《法书要录》卷三载唐何延之《兰亭记》云,《兰亭序》一直保存在王家,传至王羲之第七世孙和尚智永,智永传给他的弟子辩才。
  (3)宋俞松《兰亭序考》卷一引宋郑价《跋》说,隋末,《兰亭序》为五羊(今广州一带)一和尚所藏。
  至于唐太宗得到《兰亭序》的事件,同样也是记载不一。
  (1)《隋唐嘉话》卷下说,唐太宗得《兰亭序》在即位之前,“太宗为秦王日……使萧翊就越州求得之”。
  (2)《法书要录·兰亭记》载,唐太宗得知《兰亭序》在辩才手里,乃召辩才。辩才已经衰老,推说不知真迹下落,硬是不去。后来,房玄龄想出欺骗的办法,推荐监察御史萧翼去行骗。萧翼按照房玄龄的计谋,带了几本王羲之的字帖至山阴找辩才。萧翼打扮成书生模样,借故结识了辩才,两人谈论,很是投机。一天,谈起王羲之的书法,萧翼把带来的帖子给辩才看,辩才认为法帖是真,但不是最上乘的,得意之下,从屋梁内拿出《兰亭帖》。萧翼一见《兰亭序》,接过手就纳入袖中,并把太宗的诏书给辩才看,辩才目瞪口呆,惊慌失措,宝贝从此归于唐太宗。
  (3)宋钱易《南部新书》卷四载:“武德四年,欧阳询就越州访得之,始入秦王府。”
  关于《兰亭序》落到唐太宗手里,出现有多少临摹品,记载更是纷纭复杂,难以一一罗列。而现在最流行的说法是,唐太宗分别让欧阳询和褚遂良摹榻临写。欧阳询临得真,遂以上石,算是正宗;褚遂良临的时候,多参己意,算作别派。后来,真迹殉葬昭陵,世间只流传临摹之本。北宋时,在定武发现了一个石刻本,称为“定武本”,摹刻较当时所见的其他刻本为精,甚为当时书家所珍惜,而唐代的摹本,也和定武石刻本并行于世。定武本由于屡经捶拓的缘故,笔锋渐秃,字形也近于板重,而临摹的墨迹本笔锋转折,比定武本更为流畅,后人揣度,便认为定武本为欧阳询所临,其他墨迹本,则统统归于褚遂良名下。
  唐太宗安排萧翼赚得《兰亭序》,仿佛在当时就被文人们传为佳话,世传阎立本作《萧翼赚兰亭图卷》(现藏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),即以绘画形式反映此事。该图卷绢本,着色,无款。所绘三人,右边一人为萧翼,穿圆领宽袖长袍,戴黑色幞头,坐于几上,左臂衣袖更为宽大,袖内似乎藏着《兰亭序》。左边一人为辩才,秃头,长眉,右手执拂尘,坐在滕床上,延颈而望萧翼。中间一人,是位披着法衣的老僧,但不知为何,要画上此僧。
下一篇: